加沙的废墟上,旧秩序的裂痕正蔓延至伦敦与特拉维夫。内塔尼亚胡政府挥舞“断供大棒”,威胁英国,其真正恐惧的并非巴勒斯坦建国,而是霸权逻辑的终结。英国若能挺过这场威胁,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——小国不必依附强权,大国不能永远掌控全球秩序。
这场以色列与英国之间的威胁与反制,揭露了三重深层矛盾。首先,盟友关系被以色列工具化,将其情报合作视为施压手段。然而,英国必须在道德与国家安全之间艰难平衡,屈服于威胁将招致全球谴责,被视为“以人命换取交易”。其次,以色列军事优势无法掩盖其道义上的破产。即使以军能占领加沙,也无法阻止142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,武力扩张反而加速其国际影响力的崩塌。最后,全球南方力量的觉醒不容忽视。沙特、埃及等17国签署《纽约宣言》支持两国方案,金砖国家扩容至25国,西方主导的中东秩序正在被改写。
以色列外交孤立危机的加剧,是其暴怒的根源。西方阵营集体倒戈,法国、加拿大已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,德国、葡萄牙也积极跟进。目前,全球已有142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,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73%。以色列的“受害者”形象也彻底失效,以色列议长奥哈纳7月30日对英法两国的讽刺言论,引发多国代表抗议。民调显示,欧洲超过60%的民众对以色列政策感到厌恶。即使美国在安理会为以色列撑腰,但自5月起已暂停向以色列输送重型炸弹,且未承诺反对巴勒斯坦建国。内塔尼亚胡提出的“加沙五原则”(要求哈马斯缴械,以军控制安全)也被英法等国驳斥为“军事占领换不来和平”。
展开剩余64%英国首相斯塔默面临三重压力,导致其强硬立场。首先,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引发民愤。超过6万人死亡,其中154人(包括89名儿童)死于饥饿,170万人流离失所,医院因缺电无法救治伤员。民调显示,仅18%的英国民众支持以色列,76%要求政府施压促使停火。其次,230名议员联名施压,工党内部出现大规模倒戈,要求承认巴勒斯坦国,否则将发动党内投票推翻斯塔默的领导权。最后,穆斯林选民的反噬也是斯塔默不得不面对的挑战。英国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的6.5%,在2024年大选中,90%的支持者是工党。若对加沙危机无动于衷,工党将失去这个关键票仓。斯塔默在8月8日的声明中,直斥以色列升级军事行动“错误”,并划出最后红线:必须停火、开放援助、停止吞并西岸土地,否则9月必承认巴勒斯坦国。
以色列于8月8日通过外交渠道向英国发出严厉警告:如果英国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,以色列将立即终止与英国的所有防务与情报合作。以色列强调了三张“王牌”:首先是反恐情报的断供,以色列摩萨德曾向英国提供关键情报,协助挫败一起针对伦敦以色列大使馆的伊朗关联恐袭计划,英国依赖此类情报维护本土安全。其次是军用无人机的断链,英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侦察行动长期依赖以色列制造的无人机,合作终止将严重影响前线部队的实时监控能力。最后是武器部件的禁运,以色列国防军现役的F-16战机等装备包含英国生产的精密零部件,断供将影响以军的作战能力,同时英方军工企业也将损失数亿英镑的订单。内塔尼亚胡政府还暗示可能曝光“英国不愿公开的军事行动细节”,包括英军无人机在加沙地区的侦察记录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